科技的浪漫和魅力在于,你可以不仅仅只做一个围观者,更可以用它去做出一点点改变,让大家生活在你参与定义的世界里。
有人种菜是为了生计,有人种菜是爱好。但种菜还有奖金拿,这事您听说过吗?
8月9日,拼多多宣布携手光明母港(上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母港”)、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启动2022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全球招募比赛团队,开启一场“没有光照和土壤”的生菜种植大比武,并设立百万元大奖和多项权益,为各类“新农人”施展才华创造舞台,引发广泛关注。
【资料图】
农技大赛搞不停,这是啥“土潮”比赛?
据了解,“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到现在已经是三届:2020年,拼多多邀请青年科学家、顶尖农人齐聚云南,搞了一场人工和AI种植草莓比拼;2021年,拼多多邀请全球顶尖农研团队,种植高品质、高产量的樱桃番茄。两届大赛的结果,验证了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能够切实有效赋能农业,智慧农业大有可为。
当然,这也成为拼多多不遗余力发起农研科技大赛的初衷。
“科技正在改变着农业和粮食生产,如何做好农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道必答题。”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中国的数字农业应用与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而拼多多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应尽己所能去推动国际一流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在国内的落地应用,“这既是我们的长远战略,也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场“接地气”的AI农技大赛,多多农研一直密切关注赛事期间产生的革新性成果以及成果的商业化可行性。
在前年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120天在云南高原挑战草莓种植,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科学家们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卷积算法等AI技术,与国内顶尖种植高手比拼。最终,AI技术种植的草莓平均产量高出顶尖农人种植的196.32%。
这一结果,带给传统种植业崭新的发展思路。在比赛结束,AI组亚军智多莓队便向昆明市滇池西岸的一百余户草莓种植户提供AI种植支持服务,并和其他三支参赛顶尖农人队伍达成合作意向,帮助他们在产地建设数字农业工作站,提高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水平。惠农利农的数字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去年,在“多多农研”科技种番茄比拼中,15支团队超过120名青年科学家进入初赛,集中展示了“科技种番茄”的多种技术方案,智慧番茄数字管控云平台、番茄生长状态识别模型、新型轻简温室二氧化碳加富技术、病害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成果,正在小范围商用落地。在结合营养学、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数字科技加持下,四支决赛团队远程种植出的番茄平均产量达到了传统种植的两倍左右,营养价值也符合高品质的行业标准。
算法种田,AI种菜,新一届有何看点?
在前两届的基础上,今年,拼多多再次广邀全球的科学家团队,利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种植、合成生物等跨学科技术,挑战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生菜。
且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挑战加码了:大赛将场馆搬到了上海崇明的集装箱农场里,今年的种植不仅要“种得多”“种得好”,还要严控种植条件。
种菜不见地。在集装箱植物工厂,选手种的是生菜,竞的是“黑科技”。
在没有土壤与日照的条件下,参赛团队需要精细调控温、光、水、肥、气,挑战两个月内,设计、优化智能算法,以更低能耗、更短时间,种出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生菜。评比维度包括产量、品质、算法策略、能耗成本及商业价值五方面。
届时,各参赛团队将开启一场“没有光照和土壤”的生菜种植大比武。我们也将期待,照着“配方光”、喝着营养液,植物工厂里的生菜将经历一场怎样的“赛博生长”?
目前,比赛已开启全球招募,即日起至8月26日,选手们可通过大赛网站在线报名。按照规则,赛程包括初赛与决赛两个部分。前期,组委会将海选15支满足条件的团队参加初赛,评估他们的“奇思妙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得分最高的4支队伍进入决赛,开展实际种植。此后,专家团队将参考专业检测报告对营养价值及综合品质展开评审;同时,作物产量、资源消耗成本也是重要的考评项目。
搭平台,育“新农人”,“多多农研”将结出多大硕果?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和核心算法、智能农机装备等核心关键技术,还需要坚持创新和突破。本次大赛评审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贺冬仙认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正在这些方面发起探索。
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拼多多一直致力于农业科技领域的投入,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打造“百亿农研”专项,搭建展示新生代农人比拼农业新科技运用的平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从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举办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正运用科技改变农业生产,让更多前沿的农业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正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康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