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星地融合发展新方向 中信科移动率先完成5G NTN标准的宽带卫星通信试验验证

2023年6月3日,中信科移动“星地融合研讨暨新技术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结合卫星市场需求及5G NTN场景价值,中信科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基于5G NTN的透明转发标准和全新的星地融合平台,通过高轨和低轨卫星,快速实现业界首次5G NTN标准的端到端宽带卫星通信业务传输的技术试验验证。

此次宽带业务测试性能符合预期、体验良好,同时实现了5G NTN卫星宽带业务和地面业务打通,支持语音、短消息、高清视频通话、4k高清视频播放、FTP下载等业务,从整个星地融合通信网络架构、标准协议、试验设备等方面全面验证了5G NTN技术落地能力,有效支撑未来手机直连卫星的实现,全面展现了在透明转发模式下高低轨卫星业务的高速率传输、高等级QoS业务保障能力,实现了5G NTN端到端全链路技术贯通。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设备制造技术委员会主办,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科移动)承办,邀请了业界领袖,行业专家,合作伙伴等,深入探讨星地融合通信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中国信科集团陈山枝等专家在会上发表演讲。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周志成,中国联通科创部总经理马红兵、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全所所长舒平、中国卫通研究院副院长尹浩琼、中信科移动总经理孙晓南,中信科移动副总经理江萍、孙韶辉、蔡鑫、于继龙,宸芯科技副总经理龙红星。


(资料图)

中信科移动副总经理孙韶辉在现场发布了中信科移动“九万里计划”蓝图以及中信科移动在星地融合通信领域的多项国内首发技术。

“九万里计划”蓝图旨在政 府的指导下,与运营商、商业航天、通信产业、高校院所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全球全域无缝覆盖的星地融合网络的构建。每个人、每个角落都能够随时随地自由沟通和交流,实现“万物互联,无限沟通”的通信理想。

作为5G国际标准及其演进技术的核心贡献者以及国际3GPP NTN项目的核心成员,中信科移动积极开展星地融合研究,持续创新,完成多项NTN关键技术。中信科移动突破了典型卫星场景下大多普勒频移补偿技术、高动态条件下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弹性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研制了5G NTN全套设备样机,包括终端、地面基站、星地一体化轻量型核心网等,模拟实现了卫星用户与地面4G/5G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持续进行新技术研究迭代和验证等工作。

在会议现场,孙韶辉博士还介绍了中信科移动联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发布的《全域覆盖 场景智联-星地融合通信白皮书》。白皮书分析了未来星地融合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网络能力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白皮书提出了星地融合的网络架构和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指出星地融合通信正朝着“5G体制兼容”到“6G统一系统”的技术路径方向发展。

在此次会议的技术沙龙讨论环节,邀请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技术专家高一维、银河航天方案总监林广荣、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东南大学教授王闻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江、中信科移动高级技术专家缪德山等专家围绕“天地互连,手机直连”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的技术探讨,对星地融合通信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5G NTN标准规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基于5G的卫星透明转发通信标准协议,于2022年6月在3GPP R17版本中正式发布5G NTN第一个标准规范。在原有5G地面蜂窝标准规范基础上,5G NTN根据卫星通信的需求和技术特点,设计和制定可用于手机与高低轨卫星直接连接通信的技术规范。通过对5G地面蜂窝网络和终端协议增添与优化,使其满足卫星通信要求,并保持与5G地面蜂窝通信标准兼容。5G NTN支持卫星通信网络单独组网,或与地面蜂窝通信系统联合组网,实现星地融合通信。

当前,我国在5G的技术、产业和运营方面已实现全球引领,采用5G兼容的卫星互联网模式可以借助5G的产业链和规模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星地融合通信领域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信科移动将携手产业链在标准制定、技术攻关、系统试验、应用验证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推进星地统一、终端直连卫星,加速5G NTN星地融合网络商用落地进程。

(责任编辑:康玲华)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